陽江推動數字政府基礎能力延伸服務基層
近日,陽江市印發《陽江市數字政府基礎能力延伸服務基層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一標準、一授權、一場所、一隊伍、一平臺、一制度”的綜窗改革模式,系統推進省市數字政府基礎能力向縣、鎮、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延伸,切實提升基層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各縣(市、區)將打造一批鎮(街道)、村(社區)及園區政務服務提升范例;到2026年,實現全市基層政務服務能力全面推廣和顯著提升,形成事項管理規范、業務運行高效、服務環境舒適、人員專業精干、平臺智能好用、制度健全完善的基層政務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強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獲得感與滿意度。
六大任務系統推進基層服務能力建設
《方案》圍繞“六個統一”提出了一系列具體任務:
統一事項標準,開展鎮村政務服務事項規范性核查,推動村級證明事項標準化,建設全市統一的事項管理中心,實現事項要素統一、動態管理。
統一業務授權,梳理授權清單、簽訂服務授權委托書、實現系統操作授權,完善“受審分離”模式。
統一服務場所,規范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與窗口設置,營造舒適便捷的辦事環境。
統一服務隊伍,加強崗位管理和培訓,打造專業化、知識化、年輕化的政務服務職業隊伍。
統一辦事平臺,建設統一的收件服務平臺、號池管理中心和表單管理中心,提升系統協同與用戶體驗。
統一服務制度,推廣智能導辦、材料預審、遠程視頻辦、上門幫代辦等數字化服務場景,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基層。
強化保障機制,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方案》強調,各縣(市、區)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鎮(街道)具體組織實施。各地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統籌用好各類資金資源,保障便民服務中心(站)人員和經費到位。同時,堅持試點先行,選取1–2個鎮(街道)開展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此次《方案》的出臺,是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舉措,標志著陽江市在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邁出堅實一步。未來,隨著各項任務的逐步落實,“陽光數辦”政務服務體系將更加完善,企業和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智能、更便捷、更溫暖的政務服務。
近年來,陽江市通過“制度+技術”創新驅動,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12345熱線民生訴求綜合服務改革成效顯著,打造“營商環境+12345”惠企云服務模式,實現企業訴求辦結率和滿意率雙百分百,改革成果入選新華社《政務智庫報告》,并多次榮獲國家、省、市政務類創新案例獎項;依托“一網通辦2.0”建設和12345熱線民生訴求綜合服務改革成果,進一步深化政企直通車企業服務機制,打造7×24小時政務服務“云窗口”,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全天候、零跑動”;深化跨區域政務服務,與省內灣區9市簽訂跨域通辦合作協議,推動衛健、人社等領域的2196項事項雙向通辦;推動“全市通辦”,實現521項事項在市內不同地區可跨區域辦理;穩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殘疾人服務“一件事”等重點事項上線實施,上線國家“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28個;實現惠企政策精準推送,通過“i陽江·政策通”平臺匯聚各級政策近萬條,匯聚企業數據92482家;推動“人工智能+政務服務”,上線“陽光導辦”,實現常見政務問題即時應答;推動民生高頻事項全流程智能秒批,實現2項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辦理“零材料、零跑動、秒審批”;建立“政務+郵政”上門幫代辦服務機制,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上門收件、業務代辦等服務;提升公共資源交易能力,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交易、“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電子檔案;上線全國移動CA互認功能,實現投標人移動數字證書(CA)兼容互認參與全流程電子投標;電子保函服務平臺平穩運行,2022年至今,累計開具電子保函16014份,代替現金保證金約36.69億元,有效緩解企業占用資金壓力,切實助企紓困。
轉自:http://www.yangjiang.gov.cn/yjzsj/gkmlpt/content/0/888/post_888982.html#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