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牢固樹立以企業和群眾為中心的服務導向,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動模式創新,注重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雙輪驅動,通過建立工作機制、打造服務體系和優化辦事體驗,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便民利企。
一、建立工作機制,夯實改革創新基礎
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強化部門協同,優化事項清單,構建評價監督機制,夯實“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基礎。一是細化責任分工。根據國家發布的“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及省級清單,構建以負責核心業務的單位為牽頭部門,涉及事項的單位為配合部門,政務和數據部門為統籌部門的“高效辦成一件事”常態化運行機制,確保權責清晰、責任分明、分工協作,高效保質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二是加強重點事項清單管理。印發《陽江市推進“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政務服務(2023年版)工作方案》,梳理48個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同時,根據國家發布的“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前后梳理上線了多批一件事主題。截至9月15日,全市在廣東政務服務網(陽江)共上線一件事主題服務721項,服務涵蓋準入準營、經營發展、注銷退出等企業重要階段,涉及出生、入學、生活、退休、身后等個人重要階段,實現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全覆蓋。三是構建閉環評價監督機制。開放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小程序、12345熱線電話等反饋渠道,廣泛收集企業群眾的使用反饋和真實評價。同時開展“陪你高效辦成一件事”優化政務服務體驗,通過主動體驗,從企業群眾角度發現問題,并由市12345熱線辦理體系統一受理、轉辦,相關責任部門“接訴即辦”,限時整改并反饋至群眾,形成“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全流程閉環,強化督促整改。
二、打造服務體系,強化改革業務支撐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全力打造有速度、有溫度的線上線下政務服務體系,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暖心服務。一是強化線上辦事服務能力。在廣東政務服務網(陽江)上線“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實現一件事一站式查詢辦理;在“粵省事”等粵系列平臺及交管12123等業務平臺上線一件事服務,拓寬一件事辦理渠道;上線“陽光導辦”在線咨詢和導辦服務,依托DeepSeek大模型與政務服務知識庫,為群眾即時解答政務咨詢。二是提升線下辦事服務能力。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提供“一站式”辦理;在各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站)以及重點工業園投放914臺“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實現自助機100%覆蓋,保障一件事就近辦理。三是推出優質便捷的特色服務。組織殘協成員、各服務點雙百社工為殘疾群眾上門辦理“殘疾人服務一件事”,為特殊群體提供政策“送上門”;打造7×24小時政務服務“云窗口”,深化涉企服務,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全天候、零跑動”;推出“政務+郵政”上門幫代辦,為有需求的群眾和企業提供上門收件、材料審核、業務代辦及證件送達等全流程服務。
三、優化辦事體驗,凸顯改革實施成效
“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實施以來,持續精簡辦事流程,壓減辦事時限,優化出證服務,切實提升企業群眾辦事體驗。一是辦事過程更方便。按照高效集成的要求,不斷合并辦事表單,簡化信息填寫,減少辦事材料,實現“減流程、減材料、減跑動”。如企業破產信息核查一件事上線后,填寫信息項由126項壓縮至0項,申報材料由45份壓減至0份,跑動次數由5次減少至0次,少填少報少跑率達100%。二是辦事審批更快捷。通過事項一次申辦、材料線上流轉、部門并聯審批,切實壓減了辦事時限,縮短企業群眾等待時間。如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上線后,窗口業務辦理時間由23分鐘下降至8分鐘,辦理時間減少65%;辦事時限由17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辦事時限減少70%,大大提升了企業群眾的辦事體驗。三是出證取件更便利。依托統一申辦受理平臺和數據共享,設置“一窗通取”專窗,實現線下辦事“一窗受理、一窗通取”;協調郵政部門為有需求的企業群眾提供免費的證件送達服務;推廣電子證照,企業群眾可借助粵省事小程序便捷查詢、下載并使用電子證照,有效提升了網上辦事的便捷性與高效性,實現 “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
轉自:http://www.yangjiang.gov.cn/yjzsj/gkmlpt/content/0/902/post_902796.html#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