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了解村集體資產收支、惠民補貼發放,得專門跑村委會查看;現在村口的組務公開欄每月更新信息,站在這里就能看明白,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雅韶鎮笏朝村,村民指著新安裝的村民小組公開欄,向回訪的鎮紀委工作人員說。這一變化,源于雅韶鎮紀委聚焦基層“微權力”監督、打通村務公開“最后一公里”梗阻的具體實踐。

作為基層監督的“前哨”,雅韶鎮紀委始終將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作為監督工作的重要著力點。此前,鎮紀委在對笏朝村下屬村民小組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村民小組存在“無公開欄”問題,群眾反映“不清楚村里大事小情”“不知道補貼為啥沒到賬”,村務公開輻射面窄成為制約基層治理效能的短板。針對這一問題,鎮紀委當即與笏朝村“兩委”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明確要求以“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為核心,盡快補齊村務公開短板,建設組務公開欄把村務公開建設延伸到村民小組。
為確保村民小組公開欄“建得好、用得實”,鎮紀委主動牽頭,指導村“兩委”將組務公開欄選址在村民小組人口集中的村口、文化廣場等醒目位置,版面統一劃分“黨務信息”“政務政策”“財務收支”“惠民補貼”“重大決策”五大專欄,確保內容分類清晰、群眾一目了然;同時定期督查跟蹤公開欄建設進度,及時協調解決建設中遇到的選址爭議、版面設計等問題。經過一個月的集中推進,笏朝村下屬10個村民小組全部完成組務公開欄安裝。
村務公開延伸全覆蓋,不僅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末梢神經”,更成為拉近干群關系的“連心橋”。一方面,村民知情權得到充分保障,以往“看不見、摸不著”的村民小組集體收支明細、低保戶評選名單、耕地補貼發放表等信息,如今每月定期在組務公開欄更新,村民不用再“跑斷腿、問破嘴”,各類事項“一目了然”;另一方面,村民參與權顯著提升,組務公開欄還專門設置“意見反饋欄”,村民對村里的道路修繕、水利設施建設等重大決策有了表達意見的渠道,也能更清晰地了解村“兩委”工作實績,為換屆選舉時精準投票、選出滿意的“當家人”提供了重要參考。此外,村民小組有了組務公開欄,村里的事更“透明化”了,消除了村民對村“兩委”工作的誤解,以往因“信息不透明”引發的矛盾糾紛大幅減少,村民對村工作的滿意度顯著提升,干群關系更加緊密。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既要‘當下改’,更要‘長久立’。”雅韶鎮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在推動笏朝村村務公開全覆蓋的基礎上,鎮紀委進一步建立“后續監督長效機制”,聯合村務監督委員會組建專項核查組,定期對村務公開欄和組務公開欄內容的及時性、真實性進行抽查,對未按要求更新、公開內容不完整的情況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限期整改,堅決防止公開欄“流于形式、成為擺設”。
如今,雅韶鎮紀委已將笏朝村的實踐經驗作為基層監督的“鮮活樣本”,著手謀劃全鎮推廣工作。下一步,鎮紀委將牽頭召開全鎮村務公開推進建設專題會議,總結推廣笏朝村的經驗做法,結合各村人口分布、地理特點制定差異化實施方案,分批次、分階段推動轄區所有行政村及下屬村民小組實現組務公開全覆蓋,同步完善“建設—管理—監督”全流程機制,讓公開的“陽光”照到基層治理的每一個角落,以精準監督護航鄉村振興,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