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東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陽江市陽東區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就《規劃》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出臺背景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落實省和市關于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的部署要求,推進“十四五”時期全區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全面提高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能力,按照陽江市應急管理局和陽江市陽東區人民政府“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安排,陽江市陽東區應急管理局牽頭起草了《規劃》。本《規劃》明確了陽江市陽東區應急管理工作在未來五年主要方向,包括現狀形勢、總體要求、目標指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措施等內容。
二、規劃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和區委、區政府“123+N”工作安排,以應急管理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要為根本目的,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為主線,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為核心,強化底線思維,著力防風險、建機制、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全力保護人民群眾。
三、規劃目標
到2025年,全區應急管理工作實現如下主要目標:全面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基本建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能力體系,應急管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顯著增強,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產和綜合防災減災形勢趨穩向好,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安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更加健全,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災害事故應急能力顯著增強,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四、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六章,第一章現狀與形勢,第二章總體要求,第三章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第四章全面提升應急管理能力,第五章重點工程,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八大體系”。一是構建統分結合的應急組織體系;二是構建系統完備的法規預案體系;三是構建精準嚴密的安全監管體系;四是構建嚴格的執法管理體系;五是構建專常兼備的救援力量系統;六是構建集中統一的物資保障體系;七是構建科學高效的災害防治體系;八是構建示范引領的安全文化體系。
(二)“十大能力”。一是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 ;二是提升風險防范能力;三是提升依法管理能力;四是提升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案件質量;五是提升監管執法能力;六是提升監測預警能力;七是提升快速響應能力;八是提升災害救助能力;九是提升社會協同能力;十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三)“四大工程”。一是智慧應急信息化建設工程;二是應急救援隊伍能力提升工程;三是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四是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規劃》強調,全面推動《規劃》落地落實,必須做好四方面的保障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落實。
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安全發展觀,堅持以法律法規為先導、以依法行政為依托、以依法監管執法為抓手,不斷完善監管執法體系,有效預防和減少了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為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了安全、穩定、和諧的良好環境。
二是強化要素保障。
各地要結合工作實際,將規劃作為政府優先實施項目和財政重點支持對象,強化應急管理人、財、物投入保障,建立與轄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應急管理資金動態增長機制。要加強應急管理財政支出政策研究,積極爭取上級投資支持。開辟社會化、市場化渠道,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應急管理工作,擴寬多元化籌資渠道。
三是強化規劃實施。
建立健全規劃實施協調與銜接機制,強化規劃對全區應急管理工作的引領和戰略導向作用。加強應急管理重大政策、重點工程項目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以及與各專項規劃的銜接,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針對規劃建設內容科學制訂計劃進度,明確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合理配置資源,全力推進實施。
四是強化監督評估。
建立規劃實施評估機制,加強目標管理和過程管控。區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重點評估實施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要強化監測評估結果應用,將規劃實施情況作為對部門和地方工作督查、檢查和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