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現將我區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批發和零售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區共有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1055個,從業人員5975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52.4%和下降1.2%。
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中,批發業占60.9%,零售業占39.1%。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批發業占71.7%,零售業占28.3%(詳見表4-1)。

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7.7%,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2%,外商投資企業占0.3%。
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4.5%,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7%,外商投資企業占4.8%(詳見表4-2)。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307371萬元,比2013年末增長89.8%。其中,批發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51781萬元,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55590萬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14%和25.6%。負債合計200653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22145萬元(詳見表4-3)。

(三)按地區分組情況。
2018年末,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中,企業法人單位數位居前三位的地區是:東城鎮770個,占73%;合山鎮64個,占6.1%;北慣鎮50個,占4.7%(詳見表4-4)。

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區共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78個,從業人員857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05.3%和下降16.6%(詳見表4-5)。

2018年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均為內資企業,其中國有企業占2.6%,有限責任公司占23.1%,私營企業占74.4%。
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國有企業占3.7%,有限責任公司占17.7%,私營企業占78.5%(詳見表4-6)。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2171萬元,比2013年末下降43.8%。負債合計25461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848萬元(詳見表4-7)。

(三)按地區分組情況。
2018年末,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中,營業收入位居前三位的是:東城鎮、北慣鎮和東平鎮,分別占81.6%、7.4%和3.5%(詳見表4-8)。

三、住宿和餐飲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區共有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52個,從業人員1123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26.8%和下降49.9%。
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中,住宿業占30.8%,餐飲業占69.2%。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住宿
業占22.9%,餐飲業占77.1%(詳見表4-9)。

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6.2%,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3.8%。
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3.1%,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6.9%(詳見表4-10)。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04200萬元,比2013年末增長101.1%。其中,住宿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56236萬元,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7964萬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62.2%和179.8%。負債合計90339萬元。全年實現年營業收入17609萬元(詳見表4-11)。

(三)按地區分組情況。
2018年末,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中,營業收入位
居前三位的是:東城鎮、東平鎮和北慣鎮,分別占87.4%、7%
和2.7%(詳見表4-12)。

四、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區共有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67個,從業人員173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737.5%和58.7%(詳見表4-13)。

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8.5%,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1.5%。
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9.4%,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6%(詳見表4-14)。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559萬元,比2013年末下降0.8%。負債合計742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53萬元(詳見表4-15)。

(三)按地區分組情況。
2018年末,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營業收入位居前三位的是:東城鎮、北慣鎮和合山鎮,分別占76.6%、19.3%和4.1%(詳見表4-16)。

五、金融業
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區共有金融業企業法人單位3個,從業人員402人(詳見表4-17)。

六、房地產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區共有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51個,比2013年末增長63%。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162個,物業管理企業57個,房地產中介服務企業28個。
2018年末,全區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從業人員為2262人,比2013年末下降38.5%。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1697人,物業管理企業446人,房地產中介服務企業87人(詳見表4-18)。

2018年末,全區房地產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247個,占比98.4%;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個,占比1.2%;外商投資企業1個,占比0.4%。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占比0.8%,私營企業占比74.1%。
2018年末,全區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1853人,占比81.9%;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93人,占比17.4%;外商投資企業16人,占比0.7%。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占比5%,私營企業占比37.6%(詳見表4-19)。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全區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資產總計為1355944萬元,比2013年末增長89.1%。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1302088萬元,物業管理企業44203萬元,房地產中介服務企業9018萬元。負債合計1171293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9617萬元(詳見表4-20)。

分地區看,全區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中,營業收入最高的東城鎮法人單位數211個,占全區比重84.1%;從業人員人數1642人,占全區比重72.6%;營業收入278021萬元,占全區比重96%(詳見表4-21)。

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區共有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1894個,從業人員4164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3165.5%和303.1%。
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租賃業占1.5%,商務服務業占98.5%。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租賃業占2.7%,商務服務業占97.3%(詳見表4-22)。

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1891個,占99.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個,占0.2%。
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4156人,占99.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8人,占0.2%(詳見表4-23)。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96944萬元,比2013年末增長1321.8%。其中,租賃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6046萬元,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90898萬元。負債合計258124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794萬元(詳見表4-24)。

(三)按地區分組情況。
2018年末,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營業收入位居前三位的是:東城鎮、東平鎮和北慣鎮,分別占56.1%、
19.4%和8.3%(詳見表4-25)。

注釋:
[1]本公報中的企業法人單位,包括機構類型為企業的法人單位,以及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法人單位、民辦非企業法人單位和基金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除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機構類型為其他組織機構的法人單位。
[2]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